释放非遗消费潜力仍大有可为
北京非遗体验中心。 图源:北京日报
南锣鼓巷边,沙井胡同里,北京非遗体验中心日前正式开始运营。作为本市首个市级公益性非遗体验基地,中心集非遗展示、传承、体验、研培、交流于一体,每月还将设定居民开放日和学生开放日,并接受团体预约参观。
文脉千年,物载华章。作为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,北京的非遗资源举目皆是,且经过持续挖掘与整理,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。打造运营体验中心,为广大市民游客呈现了一次非遗经典的“集成之旅”。从配色鲜明、姿态各异的满墙兔爷,到沉稳庄重、纹样繁复的大型景泰蓝作品;从主打市井民俗、二十四节气的互动餐桌,到以智能数字换装感受中山装制作技艺……徜徉四合院内,人们既能从精妙器物里感受京味生活的烟火趣味,也可从匠心工艺里找寻千年古都的气韵悠扬。
非遗不是束之高阁的“珍藏品”,而是具有生命力的“活化石”。泥塑木雕,糖画剪纸,曲艺戏剧,医药民俗……它们从岁月中走来,见证了一代代人的辛勤劳动、火热生活,更承载着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。近些年,北京致力于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体系,在政策制度、名录体系、传承传播、社会参与等方面取得了颇多进展。“漂漆扇火出圈”“迷上掐丝珐琅”“陶瓷开窑一看一个不吱声”……特别是随着年轻的“Z世代”引领数字浪潮,更为非遗“文化+”打开了不同玩法,真正实现了从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到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以新的视角来看,非遗是民俗活动、表演艺术、知识技能,更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。眼下很多古迹景区、消费产品,凡与非遗因素形成互动者,往往更容易触动公众情绪。“你可以永远相信老祖宗的审美”,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非遗好物销量增长超325%,购买非遗好物的消费者数量同比增长1.62倍。这样火热的场景也提醒我们,释放非遗消费潜力仍大有可为。比如,北京“面人郎”第三代传承人,将面人技艺与热门IP结合,创作出宫崎骏动画、封神电影、表情包等新潮物件,受到不少粉丝追捧。摒弃元素堆砌、僵硬嫁接,将文化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,达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相统一,一定能收获更多认同,进而反哺非遗传承。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让非遗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传下去、火起来,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,更是对文化的自信。让体验更生动,让玩法更多元,文化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,我们也将从中获得更深厚的精神力量。
【频道来源】南方+客户端观点频道